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實踐改革不能失去脈絡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總幹事 賴香伶
2007/06/19 載於蘋果日報

近來第三社會黨、綠黨、唐飛組「協會」還是簡錫堦的推動「以上皆非」修法行動,集中的對象都是希望號召社會上可能存在的中間選民,藉由「兩票制」的選舉時機,集結出一股扼阻儼然形成的二大寡頭政治壟斷局面,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設計可被區辨的符碼及認同意識,達到凝聚力量的反制效果,同時在政治路線的選舉上必定站在二大黨的反方向進行各種宣傳,對抗的是大財閥、大開發、新自由之類的主流意識;小黨的政治空間小,但發聲的空間很大,因為可結盟的對象太多了,普羅大眾、市井小販、勞工朋友到處可見。


但第三社會黨等政治菁英們所構思的行動與宣言,可否連結上第三勢力蓄積能量的新一波運動,還是在綠陣營黨內初選的鬥爭中溢出的分流,想擁抱中間選民,無法苟同極端主義,所以脫黨自謀生路。第三社會黨的政治對手是腐爛的民進黨中央、民進黨極端黨員;政治上的盟友是綠黨、唐飛、施明德、簡錫堦還是族盟、民盟等,不論這種溢出如何漫流到中間選民,要在已經焦黑的政治上翻土灌溉,左右的立場不能搖擺、階級鬥爭的脈絡不能抹去。

投廢票成為社會共識

任何的社會實踐都不應去脈絡化,因為在脈絡中才能看清事件的本質,不犯舊有的錯誤。此次以挑戰選制做為另一種「指向中道」的「以上皆非」修法運動,推動者簡錫堦在過去十年中面對社運界的「以上皆非」運動,其態度已有所改變,姑不論其考慮的動機與時機,簡先生都得面對過去的不支持是否與其身處民進黨,為了黨的利益不得不放棄理念,現在因為脫離了民進黨核心,才敢更瀟灑地發揮想像力。
台灣的「以上皆非」運動,十年前就已展開,是隨著工人運動政治意識覺醒的過程,1995年工人秋鬥舉辦「與總統有約」,針對96年進行的第一次民選總統時機,提出拒投爛蘋果的「以上皆非」的主張,如果選民對所有候選人都不滿意,可以把票投給「以上皆非」,表達對政治人物的不滿;當年簡錫堦身為新潮流系的勞工陣線秘書長,並未支持「以上皆非」運動,反而在同年的立委選戰中推動「落選運動」,以民進黨的政權利益嵌進工人運動中,成功的把一些民進黨候選人送進國會,也使得台灣國會第一次政黨席次三黨沒過半。
第二次的「以上皆非」運動是2004年的「百萬廢票」運動,也是從社運的行動的基礎中展開,特別在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藍綠在對待貧富差距的政策上如出一轍,弱勢者卻只能在二顆爛蘋果中挑比較不爛的,根本沒有「拒吃」的權力,因此,投廢票成為社會政治運動的行動共識,也獲得了幾十萬選民的參與。同樣的,簡先生在面對廢票運動時也以「消極論」回應,並與親綠團體另組「泛紫聯盟」,對於廢票聯盟的邀約均以聯盟內有人反對而拒絕。


以上皆非是權力認知

其實,「以上皆非」是一種權力的認知,不是法權約制下的反制;簡先生提出以修法來推動「以上皆非」,這種相對進步的立法,在俄羅斯、泰國、美國等地都已有先例,台灣在民主化的進程中朝向選制改革是必要的;但面對政治現實,十年前我們推動「以上皆非」時已清楚面對修法的困難度,即使是十年前的民進黨立委我們也不敢寄望;因此,在社運政治化的進程中提出「以上皆非」做為一種抵抗的手段;而十年後,修法的條件更差了,經過「單一選區兩票制」選出來的立委可能是更為極端化。
「以上皆非」的運動是一條漫長的路,做為制衡政客的手段,即使選制尚未修改,也可以採取積極行動─投廢票,否則沒有修法就不敢做算哪門子的改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