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黨秘書長 潘翰聲
2007/06/05 載於蘋果日報
第三社會組黨的相關論述,對於台灣所謂統獨/省籍所劃分的兩個敵我陣營,所進行的民主內戰導致台灣社會成為一片焦土,有深刻的分析。處在左右主要矛盾軸線下的歐洲社會,德國綠黨曾提出「我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們是前進派」的定位,從本土發芽的台灣綠黨,也很難用傳統的統派/獨派的框架鎖定。從這個角度以及系列論文反八輕及大煉鋼廠的政策來看,綠黨與第三社會黨應有合作的空間。但我們首先要共同面對的是,壓迫小黨崛起的制度性障礙。
憲改成為鬥爭工具
在憲政的層次,目前贏者全拿卻無監督及權力分享機制的半總統制,形成菁英包圍明星級領袖的宮廷政治,小黨在兩極對決中,幾乎沒有參與空間。由於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並未發生革命,完成各階段任務的短視心態,導致體制疊床架屋,並使憲改成為權力鬥爭工具,讓人民對決定政治體制的憲法失去興趣。雖然第三社會黨核心成員,曾完成集結統獨兩端學者的不可能任務,其理想的內閣制修憲,還是無法排上只有權力興嬗的主流政治議程。
次一級的選舉制度改革,兩票制曾是歐洲綠黨崛起的因素之一,但台灣搭配國會議員名額減半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卻有「逾淮為枳」的危險。區域選舉的小選區單一名額,除了兩極內戰更為激烈、買票及組織戰更為有效,小黨勝出的機會等於零;不分區的名額遠低於區域名額,使得多元社會力量的代表聲音無法等值出現,即便第三社會的力量能夠投射到眾多小黨,其代表性也因名額不足而大為削弱。如果未來幾個月還有重新修憲的機會,國會名額的增加,應該擴增在不分區的部分,這樣對各黨將近完成的區域代表初選影響也最小。
在選罷法等更細緻的選舉遊戲規則裡,兩大黨更不惜違憲修法,準備將不分區再重新與區域選舉掛勾,聯手設下需有十名區域候選人方得登記不分區的門檻,來扼殺新興小黨的參政權。對於親民黨與台聯兩個小黨的夾殺方式,則是需有五名現任立委簽下切結方得登記不分區的新規定,兩大黨只要收編足夠的現任立委,便可完成實質上的合併。
小黨被迫加入豪賭
各小黨以十名必定被沒收保證金的區域候選人來計算,黨名印上不分區選票的「入場券」就要二百萬元,更不用說選舉期間兩大黨砸錢如流水的火併,小黨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一起下場玩梭哈,以及深刻介入政爭的商業電視台,為收視率而黨同伐異的假論壇,連黨內派系分配都有不均的爭議,小黨更不可能分享這些稀有資源。
執政黨掌控下的選委會,已決定立委選舉延到明年一月,若再與總統選舉二合一綁票,第三社會等小黨將被迫加入總統大選單邊押注的豪賭,又如何成為獨立的「維和部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