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剪報:受傷的人找得回來?

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林濁水
2007.06.14 載於中國時報

在慘烈無比的總統與立委候選人初選之後,兩大黨都面臨了嚴重的整合危機,雙方的支持者都憂心忡忡強烈地要求當權者「把受傷的人找回來」。
過去,大家認為民進黨的內爭雖更表面化、激烈化,但都不至於發生分裂,而國民黨則否,差別在於,一個把「受傷者」找回來了,一個則否。其實民進黨何嘗把受傷者找回來了,從費希平、朱高正、林正杰,到當過主席的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沒有一個被找了回來。

真正的差別不在受傷者找不找回來,而是新黨和宋出走時,帶走了一大批精銳幹部,而許、施、林等則否。至於精銳幹部為什麼會有跟隨出走與固守的不同,關鍵則在於基層群眾的分裂與否。而群眾分合的基礎又在於社會的矛盾與理念。

如從社會經濟的理念上來看,藍綠陣營內都既有保守主義,也有自由主義;既有些許左翼色彩人士,也有右翼色彩強烈人士,因此在西方國家畫分政黨的價值觀念並非台灣區別政黨的基礎;在台灣政黨分野主要是架構在本土.台獨/中國.統一之上的。換句話說,這些分野才是台灣政治社會的主要矛盾。

民進黨是含蓋了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的台獨統一戰線,由於群眾台獨立場的一致,所以費希平、朱高正、林正杰出走帶不走群眾;施、許和扁之爭當時也僅止於同立場上的路線之爭,無涉立場之別,是「人民內部矛盾」,其爭端不造成群眾的分裂。因此,群眾既然不跟過去,仰賴群眾的精銳幹部自無隻身投靠的理由。

國民黨則不同,在台灣自始有本土/反本土的內在矛盾,其權力安排,在戒嚴時期藉由中央利益由反本土人士壟斷,地方利益則由本土地方派系分潤而達到平衡,但解嚴後本土精英既由國會全面改選進入中央進行權力角逐,非本土精英也掉落凡塵,參與區域選舉,失去舊時的秩序平衡安排的機制,雙方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短兵相接。九○年代社會,台獨支持度一路攀高,如今已越過五十%,形成對國民黨舊的國家認同意識形態的強大壓力,如今國民黨內部從群眾到幹部也隨之被誘發出堅持統一/去統之爭。國民黨的內爭既以社會主要矛盾做基礎,具備了「敵我矛盾」的色彩,所以一爭則易分。

在這樣的邏輯下,從國民黨中分裂出來的政黨,色彩十分奇異;國民黨的本土派系由於依賴傳統社會網絡而存在,是非常保守的右翼,但是在本土化,台獨化的大趨勢上又有一定的進步性;相反的,國民黨的非本土派在和新黨國家認同上是堅定的保守派,他們中產階級的背景還使他們在國家認同議題上出現法西斯主義的傾向(這原是蔣介石最心儀的意識形態),但也在社會價值上使他們有明顯的自由主義傾向;後來取代新黨的親民黨一方面承繼了新黨這樣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宋招攬而來的地方派系人馬,色彩的複雜和矛盾性就更高了。

群眾對幹部的制約能力,二○○五年有個鮮明的例子,宋要與扁合,親民黨群眾強烈反扁,結果依賴眷村選票的立委只好跟隨群眾而非宋,最後終於破局。
過去,民進黨的內爭既不涉統獨立場,甚至也不涉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的理念,但這次初選虛擬了「台獨/中國流」之爭,創造鮮明的「敵我矛盾」色彩,而實質上則是極端右翼和自由主義的矛盾,本土統一戰線第一次在理念立場首度再出現了裂痕。

如今兩黨詭異的內部矛盾,既有其歷史結構上的基礎,以至於黨內部在理念立場上的矛盾對應了基礎群眾的分裂,其裂痕恐怕不是簡單一句「把失敗者找回來」就可以解決的,真正要找來的是用以鋪展願景的中心價值理念。

沒有留言: